去年10月份,香港政府宣布,2024/20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專上院校可循序漸進吸引更多外國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
以現時全港每年有1.5萬個資助學額計算,換算過來就是,港八大原則上可錄取非本地生人數最多6000人!
近日,港校最新錄取數據出爐,2024年香港多家院校取錄非本地生的數字有所提升,其中,港大和科大取錄的非本地本科生人數,占資助學額約三成多,嶺大則指,已「填滿」有關限額。而城大新學年取錄的非本地生人數較去年增兩成,浸大首年非本地本科生則增加接近一倍。
港大首年非本地生占約四成
香港大學透露,本學年入讀本科生首年課程的學生中,有約4成為非本地生,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qū)。至于大學整體而言,非本地生人數相當于教資會資助學士學額的3成多。港大指,會按政府訂下循序漸進的原則,繼續(xù)錄取非本地生,達至總體4成的目標。
中大錄取非本地生800名
香港中文大學本年度錄取了約800名非本地本科生,占整體新生人數的比例約為19%。
科大錄取非本地生600名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則迎來了超過600名非本地新生,占限額逾3成。
香港理工大學尚未透露
香港理工大學本科學位的非本地生人數相較于去年有所增加,但具體數字尚未透露。
城大增長超兩成
香港城市大學本年度非本地學生的錄取人數相比去年增長了超過兩成。未來幾年會逐步增加非本地生本科名額。
浸大增加接近一倍
香港浸會大學目前有超過1,000名非本地生就讀本科課程,2024/25學年,本科第一年的非本地學生錄取人數比上年度增加接近一倍。同時,整體非本地本科生比例亦將由上學年的15%提升至約20%,這些學生來自內地及遍布全球的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qū)。
教大已達到限額
香港教育大學新學年非本地生取錄人數較往年增110%,其中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生取錄人數,較去年增長超過120%,已達到政府訂定的「40%限額」。
嶺大稱限額填滿
香港嶺南大學2024/25學年已填滿非本地學生限額名額,非本地生的比例按年增加兩成。
內地生及國際學生均歸類為非本地生,科大獨家披露其24/25學年非本地生構成,600名新生中超半數來自內地以外,涵蓋歐美及“一帶一路”國家如阿聯酋、埃塞俄比亞等,擴招不僅限于內地,更著眼于全球多元化招生。當前,港校非本地生中內地生占比近七成,但未來招生策略將強化吸引更多國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