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皇書院有“平民名!敝Q,自辦學以來都是基層子弟入讀的目標,學校提倡的“無花果精神”也讓英皇的學生擁有樸實謙虛、沉穩(wěn)自律的良好品質。在舊學制時,英皇的預科班素有“醫(yī)生預備班”的美譽,不少畢業(yè)生進入醫(yī)學院,成為香港本地首批執(zhí)業(yè)醫(yī)生,也成為該校學生習醫(yī)的先驅。
香港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所位于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也是香港的傳統(tǒng)名校之一,屬于官立中學,毋須繳付學費。英皇書院前身為政府于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學堂,后來于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
英皇書院校舍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建筑屬于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筑,以紅磚建成。校舍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特色舉目可見,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跡。
英皇書院為香港英文中學之一,教學語言為英語。書院學生于理學見長,百年來名人輩出,在社會各界所作出的杰出貢獻,為英皇書院奠定了香港名牌學院的地位。
校園設施
英皇書院教學大樓于2011年12月被列為「法定古跡」。二次大戰(zhàn)期間,大樓雖遭破壞,后經一番修葺后,已回復昔日古典面貌。校舍以傳統(tǒng)英式建筑風格見稱,紅磚襯托淡灰石柱及拱形長廊,洋溢古樸風韻。新翼校舍于2000年落成,為師生提供更多空間與設備作學習用途。
校園圍繞著一個全天候的中央操場而建,除三十三間教室外,更設有六間實驗室、多用途室、視藝室、音樂室、資訊科技室、圖書館、多媒體學習室、校園電視臺、禮堂、學生活動室、演講室、STEM教室、童軍室、體育健身室及游泳池等,供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活動。
課程設置
語言課程
英皇書院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除了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生活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fā)展科和通識教育科以母語授課外,其余科目均以英語授課,普通話科則以普通話授課。學校還提供西班牙語及日語研習班。同時為了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書院積極舉辦和參加不同的比賽和活動,比如學校戲劇節(jié)、香港校際朗誦節(jié),辯論比賽等。
數學課程
書院重視學生的數學才能。中一至中五級開設課后數學基礎鞏固班以提升學生的基本數學水平;并于中一至中三各級挑選具數學潛質的學生,參加數學拔尖計劃。同時透過一連串的校園游蹤活動,提高同學對數學科的學習興趣。
STEM課程
書院致力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潛能,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透過不同的活動,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解決日常遇到的問題,發(fā)揮創(chuàng)意,透過寫程式、設計App等方式不斷嘗試解決難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21世紀技能(也稱為共通能力),讓他們發(fā)揮潛能。
課外活動
英皇書院共有二十五個與學術、文藝、宗教、制服團體和社會服務有關的學會或興趣小組,提供各類型活動,主要活動包括有水運會、陸運會、越野賽、音樂比賽、開放日、同樂日、畢業(yè)禮、周年頒獎禮、學生發(fā)展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日及家長日等,以達致全人發(fā)展的目標。此外,初中學生必須參加樂器班。同時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并在多項賽事中獲得不錯的成績。
學術成績及畢業(yè)生去向
2022年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試學生共129人,共考獲599個優(yōu)良成績(成績達到四級或以上),平均每名學生考獲4.64個四級或以上的成績,整體合格率為98%,遠高于全港平均水平,同時誕生一名七科5**成績的狀元。
2022學年中六畢業(yè)生升學率大約在97%,而獲得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3322+2的學生達到了81.4%,其中,54%的學生收到港三大的錄取通知。
入學申請
香港英皇書院需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收生,中一申請時間與于2024年1月2日至1月16日開始,2023年12月9日起可于官網下載申請表格。有意向的家長與11月底留意學校網頁動態(tài)。
中一入學申請流程
Step 1 提交入學申請以及相關證明文件
Step 2 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受邀參加入學面試
Step 3 等待錄取結果
中一入學錄取標準
面試表現(中英語文能力、邏輯思維,時事認識、興趣及才能)—50%
教育局提供的「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30%
其他表現(小學校內評估結果、操行需乙等或以上、課外活動記錄及獎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