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學生如何可以快速適應校園生活?

  新加坡式教育踐行的觀點是: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新加坡一直堅定不移地走分層教學,目的就是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全部的潛力,同時也能在其中選拔出精英。

  分流制度在新加坡也就應運而生。一次次地分流考試就像是一個大篩子,把細小的、微不足道的小沙粒統(tǒng)統(tǒng)篩出去、淘汰出去。

  你不面對現(xiàn)實,不努力,不爭取最大化的主動權,那就會被無情地分流到中下層。

  或許早點明白教育形勢的殘酷,并不是壞事,至少,對父母怎么培養(yǎng)孩子,更有指導性。

  孩子的這幾大能力:閱讀、思維、自理自立等的培養(yǎng),還都非常有必要的。

  身處變革時代,說不上這樣的變革是好是壞,作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重視教育,重視孩子,早點賦予孩子適應競爭的能力。

  如今,孩子剛剛經過了一場激烈的角逐——新加坡的入學考試AEIS考試,這并不意味著那些在AEIS考試中取得勝利的孩子可以喘一口氣,相反,他們即將面對更加激烈的角逐。那就是小學生畢業(yè)考試——小六會考考試。

  大部分能夠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孩子,在小六會考中往往也能考取不錯的成績。

  新加坡政府學校的科目

  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是各位家長在反思自己的同時,可別忘了幫孩子提前適應新加坡課程的學習哦!

  臨近開學,不了解新加坡政府學校學習課程怎么行?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就是這個道理

  英文:

  有的家長在孩子啟蒙期沒有特別加強英文學習,等到孩子高年級了才想給孩子看一些英文書,卻發(fā)現(xiàn)滿頁都是字的書讀起來困難,讀繪本類簡單的書又覺得幼稚。不知道選擇好的讀物。

  這時候,家長可以按照藍思指數(shù)幫助孩子選書。

  《哈利波特》藍思指數(shù)在900L左右,如果孩子的藍思指數(shù)也是900L,那么他可以理解書中75%以上的內容,就可以進行閱讀。

  在選擇的時候,在本人指數(shù)基礎上-100藍思指數(shù)+50藍思指數(shù)的書,都是合適的。

  數(shù)學:

  新加坡政府小學不同年級階段的目標如下:

  P1-3 培養(yǎng)邏輯思維

  P4 打好數(shù)學基礎,計算、分數(shù)概念

  P5 重點題型和方法

  P6 全面復習沖刺

  有些孩子到了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成績會一下子下降很多。

  一般有2個原因:

  1、試卷中應用題的數(shù)量不同

  2、教學大綱的不同

  在新加坡,P5是小學數(shù)學新章節(jié)新概念最多的一年。P6基本只有2個新章節(jié),其他時間復習。

  在此之前,家長應該幫助同學們提前適應以上變化,在平時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注意歸納整理。

  科學:

  科學回答步驟一般是:

  (1)閱讀理解-需要英文閱讀和邏輯思維

 。2)思考題目包含的因果關系-需要科學概念和科學方法

  (3)組織語言并完整回答-需要英文的表達能力和清晰的邏輯思維。

  這里最重要的是科學概念和清晰的邏輯思維,英文的組織語言和完整表達對于英文成績75分以上的孩子不是問題。

  家長如何應對小六會考

  六年級的時候,同學們就迎來了第二道考驗——小六會考。在孩子備考時期,家長需要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項目經理而非是一個輔導老師。想要孩子進入到最佳的復習狀態(tài),我想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到強項和弱項

  2、確立目標和措施

  3、激發(fā)孩子強烈的愿望

  在備考時間的安排上要準備充足,最好在小五SA2之后的假期開始制定復習計劃。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應該一味施壓,注意孩子的情緒。

  小六會考改革

  如今,小六會考也即將迎來了新的改革,新加坡教育部三年前宣布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以“八級”的積分等級(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制,來評估學生自身學習表現(xiàn),不再采用與同屆考生成績相比較后計算的總積分(T-score)。

  各小學每年年底根據(jù)小四生年終考試成績,建議他們升上小五時按各自學習進度,選擇普通(Standard)或難度較低的基礎(Foundation)水平的科目,以及評估他們是否適合選修高級母語。

  目前,基礎科目的成績分五個等級(一、二、三、四和U等)。積分等級制落實后,基礎科目的成績等級減至三個,即A、B和C。由于基礎科目難度較低,學生考取一等成績,并不等同于普通水平科目的AL1。

  在分配中學學額時,新加坡教育部將把基礎科目三個成績等級,轉換成積分等級制下的AL6至AL8,以計算總成績。也就是說,學生的基礎科目若考獲最佳的A,等同于積分等級制中的AL6。

  每年的小六考生中,修讀至少一門基礎科目的考生平均占約一成。

  DSA考試

  其實,除了通過小六會考進入新加坡中學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哦!那就是DSA考試。

  DSA是Direct School Admission,即直接招生計劃。對于小學來說,DSA是學生在小六會考未進行之前,向初中提前報名,希望能被錄取。

  報考前提通常是學生必須具有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數(shù)學、科學、華文、英文)或者其他突出的才藝,譬如體育、書畫、音樂等,要參照各個中學的CCA設置和要求。

  一方面,學校不用根據(jù) PSLE 的會考成績就可以提前錄取一些在不同領域具有特殊才華的學生,大大提高了學校招生的靈活性。

  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專長和興趣進入自己理想的中學,也大大減輕了應付會考的壓力。

  據(jù)立思辰留學介紹,DSA 計劃不僅針對新加坡學生,國際學生也同樣適用。所有符合年齡要求,且在某一領域有特長的國際學生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專長和 AEIS 成績去申請心儀的新加坡名校。這對于有才華的國際學生來說不失為一條“捷徑”。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