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又多了一名明星校友!沒錯,就是今年在電影攝影屆叱咤風云的格雷格·弗萊瑟(Greig Fraser),剛憑借著電影《沙丘》一舉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在喜提奧斯卡之前還順便領了一座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攝影大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位明星大咖吧,可能這位大咖就是你的同系學長喔!
RMIT校友喜獲奧斯卡
這是弗萊瑟第二次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并成功捧回人生中第一座小金人。連獲重量級國際大獎的弗萊瑟是繼華裔澳大利亞導演溫子仁(James Wan)之后,又一位在流光溢彩的好萊塢風生水起的RMIT校友!
奧斯卡最大贏家
弗萊瑟掌鏡的電影《沙丘》是本屆奧斯卡最大的贏家,總共10項提名,狂攬6項大獎。電影改編自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65年的同名小說《沙丘》,這部成本為1.65億美元的電影獲得了4億美元的票房,也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繼《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之后最成功的科幻電影。
在墨爾本市中心的街道上,現(xiàn)在還留有《沙丘》的涂鴉。因電影的巨大成功,劇組的原班人馬也將在明年繼續(xù)打造《沙丘》的續(xù)集。
校友生平
格雷格·弗萊瑟1975年10月3日出生在墨爾本。
弗萊瑟1999年畢業(yè)于RMIT的攝影專業(yè),2003年開始指導短片,之后前往好萊塢發(fā)展,憑借著對多部電影的絕佳鏡頭掌控吸引了大眾及影評人的目光。
無論是畫風冷冽的血色童話《生人勿近》、還是標準的好萊塢電影《白雪公主與獵人》和《狐貍獵手》,再到宗教傳記類的《抹大拉的瑪麗亞》,最后到科幻類的《星戰(zhàn)外傳》和《曼達洛人》等,沒有弗萊瑟不能掌控的風格,且無論是哪種類型片,弗萊瑟都能夠打造出具有個人風格的強烈鏡頭感。
正在熱映的新版《蝙蝠俠》也是弗萊瑟掌鏡,蝙蝠俠的扮演者羅伯特·帕丁森在訪談中對弗拉瑟也是贊不絕口。帕丁森表示,當弗萊瑟還在學習電影攝影的時候,曾聽他的老師們說道,就打光而言,最難的兩大挑戰(zhàn)就是星球大戰(zhàn)里達斯·維達(Darth Vader)的頭盔以及蝙蝠俠的面罩。現(xiàn)在的弗萊瑟已完美達成這兩項挑戰(zhàn),完成了學生時代的夢想。
從憑借著《瘋狂的麥克斯》斬獲無數(shù)大獎的約翰·希爾(John Seale),到史詩級巨制《指環(huán)王》導演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的御用攝影師安德魯·萊斯尼(Andrew Lesnie),再到因《藝伎回憶錄》榮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的迪翁·畢比(Dion Beebe),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一批優(yōu)秀的澳大利亞電影攝影師們憑著實力在好萊塢闖出一方天地。
格雷格·弗萊瑟則是繼這些澳洲前輩之后,第7個獲得奧斯卡的澳大利亞電影攝影師。
弗萊瑟的獲獎將繼續(xù)激勵澳大利亞的電影攝影師們在國際舞臺上秀出才藝,弗萊瑟表示,“澳大利亞人的特質就是適應性強,在哪里都能發(fā)展,澳洲的電影攝影業(yè)也正在蓬勃發(fā)展,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澳人能夠獲獎”。
RMIT攝影專業(yè)
弗萊瑟的成功絕非偶然,其扎實的功底源自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以及深度客觀的專業(yè)態(tài)度。弗萊瑟于1999年畢業(yè)于RMIT的藝術學士攝影專業(yè),在RMIT的學習給弗萊瑟后續(xù)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MIT的攝影專業(yè)是歷史最悠久且最成熟的攝影課程之一,自1887年建校開始的第一年,RMIT就開設了攝影課程,弗萊瑟就讀的正是RMIT攝影專業(yè)的本科課程Bachelor of Arts(Photography),想和弗萊瑟師出同門的你請繼續(xù)往下看。
RMIT的攝影課程采取了基于行業(yè)的攝影實踐模式,不僅給同學們提供了專屬的工作室,還有最新的技術和攝影設備可供學生使用。學生們將通過綜合行業(yè)培訓和實踐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可以與經(jīng)驗豐富的攝影師和藝術家們進行專業(yè)的深刻探討。課程還允許學生們作為交換生前往紐約、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進行學習,獲得全球交流的機會。
RMIT的工作室環(huán)境將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意與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進行突破與嘗試,才會有像弗萊瑟這樣的人才不斷突破自己,致力推進電影攝影藝術。
如果你也懷揣著攝影的夢想,試圖和弗萊瑟一樣在國際舞臺上表現(xiàn)自我,RMIT將是你的不二之選。沉浸在RMIT藝術的殿堂之中,可以激發(fā)你無限的潛能,就算是奧斯卡也并沒有想象中那樣觸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