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美國留學生應該怎么做?

  目前,留學生大軍逐年呈現“低齡化”趨勢。但是中國留學生人數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不乏有政治因素在里面。自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簽證政策不斷收緊,這對于赴美留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特朗普認為,中國留學生不但沒有給美國帶來益處,相反,他懷疑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同時,美國政府減少教育經費,大學只能另謀出路了。

  新冠病毒即將引發(fā)的一場美國教育變革

  美國疫情還在高歌猛進,各大院校為了全體師生的安全健康,不得不開始準備秋季的授課事宜了。盡管校方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培訓員工進行虛擬網絡授課、解決IT問題、回應學生問題,并采取措施應對2020秋季學期網絡授課的數十種其他挑戰(zhàn)。

  但美國高校仍然面臨著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對學生來說,這遠遠不夠...(就這?)

  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 & Company)一份數據報告顯示:今年秋季美國高校采用遠程教學的話,美國將近有一半的高中畢業(yè)生可能會選擇延遲入學或尋找其他院校;此外,50%-70%的大學生認為,如果網絡授課模式在接下來的整個學期成為新常態(tài),他們希望能夠獲得學費上的一些減免。

  這個數據對陷入經濟困境的學校來說,無疑也是悲觀的。這些教育機構已經在多個方面與經濟損失抗衡,有的甚至無力減少學費,瀕臨關門。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不得不接受虛擬畢業(yè)典禮和網絡舞會的高中畢業(yè)生們,也不愿意在他們的臥室開始新的大學生活。因為他們期待重啟9月份不一樣的新學期。

  但這似乎又陷入了困境,畢竟政策上的問題,不是單個教育群體能夠左右的事情。有句俗話說的好,“胳膊擰不過大腿”。雖說美國大學對ICE新規(guī)已經心力交瘁,和川普政府的抗衡看似是勝利了,但又何曾不是夾雜著一些妥協(xié)的前提呢?

  那么,大學也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不讓學生因延期入學而流失生源的情況下,收取學費,雙方達到互利共贏呢?

  他們需要確保在經濟危機和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在最大程度上給學生提供回報率高的就業(yè)機會。如果大學利用現有資源來滿足精益求精的學生群體的需求,這必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完全可以掌控。這樣一來,那些真正關心職業(yè)發(fā)展的人就更多了。

  迅速意識到這一點并調整其優(yōu)先事項的大學將在這場危機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等教育的領導者。

  網絡教育成為新常態(tài),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學校有了新需求

  1、在疫情期間支持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協(xié)調校方和企業(yè)間的合作關系。松下(Panasonic)機器領域的工程師Aseem Saxena放棄了俄勒岡州機器人技術碩士學位的秋季課程,而申請延期到明年春季。他表示:“我非常擔心網絡課程會對職業(yè)發(fā)展造成影響。” “我讀本科所在的大學開設了一個很棒的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大學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來從事相關項目。這種合作模式普遍受到大家的歡迎,特別是眼前大家都擔心疫情會破壞就業(yè)市場!

  高等教育機構有責任證明其在幫助學生鎖定工作機會方面的價值。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超過80%的學生表示,畢業(yè)找到工作是決定是否上大學的關鍵因素;我們不難想象,在一個瀕臨經濟衰退的現狀中,這個數字在上升。

  現在是時候讓大學決策者們調整預算并投資于新政策和技術,這將為學生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做好準備。

  2、“秋天的大學會是什么樣?”教育機構應該對此給出詳細規(guī)劃和充足的解釋說明。Divya Mirlay原本打算搬到德國,于7月開始為期兩年學術項目,但她決定將入學時間推遲四個月。她說:“他們?yōu)槲覀兲峁┝艘环N在線替代方案,但并未詳細說明! “經過幾天的詢問,我決定不想冒險了。如果他們當初給了我詳細的規(guī)劃并做出解釋,那會讓我感覺好些。

  學生們很清楚,大學交流辦公室的最新消息并沒有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給予他們實質性的幫助。

  “應該延期遲2020年秋季的入學時間嗎?” 大多數人認為只有在全面了解遠程教學是什么樣,確切地知道期望后才能做出決定。

  3、依據形勢進行個性化調整和服務。在印度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艾妮莎(Anisha Mascarenhas)將于今年秋天在北卡羅來納州就讀研究生。但是,當她在大學網站上閱讀大學關于計算機科學學位的在線課程計劃時,并沒有激發(fā)信心。她決定將推遲一年入學!拔抑皇遣幌氤蔀閷嶒灥哪桥嗍!” “我想在美國學習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與其他學生一起體驗校園生活。

  Mascarenhas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無論大學為來年制定什么計劃,每個學生都想知道新常態(tài)將如何為他們發(fā)揮作用。這意味著盡可能多的了解:概述各個部門可用的項目,機會或校園工作的部門負責人進行的個性化溝通,比針對整個學生團體的通知更能獲得積極的效果。

  4、提供與同領域從業(yè)者,校友和雇主建立互相交流、聯系的機會。新加坡的Bhavana Balakrishnan和她的丈夫Sai Visesh Suresh都在芝加哥申請了MBA課程,并分別被西北大學的凱洛格商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布斯商學院錄取。他們都渴望在商學院完成學業(yè),并且一起住在同一座城市,因此他們決定不改變秋季的入學計劃。

  他們希望高校通過Zoom或Google Meet積極宣傳遠程破冰活動,學生們希望獲得在交流方面的機會。利用校友網絡和推出在線職業(yè)指導計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孤立無助了。

  高等教育機構如何應對2020年秋季學期,對于確定未來幾年的學生行為至關重要。

  高等教育行業(yè)的未來仍然不明朗,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學生的主流觀點應該成為所有機構政策的基礎。

  是否應該出國留學?

  是否選擇出國留學要看你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只是單純想混個文憑,大可不必了。雖然通過高考進入中國的985、211也是有很高的難度,不過,美國名校申請也不輕松。但是,如果你申請美國100名以后的學校,興許比國內的二本還要容易些。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多去考慮美國大學能不能滿足你內心想要的那種教育模式,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赴美留學,最好的打算 VS. 最壞的打算

  1、最好的打算:大選之后,中美關系緩和,新冠疫苗研發(fā)成功,取消出入境限制,疫情過后恢復上課。

  2、最壞的打算:中美關系依舊緊張,簽證等政策不友好,可以考慮美加同申,兩手準備。

  結合大選的時間節(jié)點,就目前川建國愈加頻繁“無理取鬧”的言行、政策來看,或許是為了達到他想要的一些效果吧。

  再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或許不是最糟的。想一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會兒,赴美留學剛時興起來,美國學生簽證通過率很低,動不動就被扣上“有移民傾向”的大帽子,被Rejected。回想那個時候,出國留學真的太考驗人了,就像《中國合伙人》中成東青想和女友一起去美國留學,結果被無情拒絕了,F在如果不是疫情影響的話,實際上大多數學生想要拿到F1簽證沒當初那么困難。

  總而言之,雖然未來可期,但前途未卜,我們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去應對。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