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學術教育

  學術中心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柏林洪堡大學的前身柏林大學成立于1810年10月,這所國家資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學府是當時的普魯士教育大臣、德國著名學者、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創(chuàng)辦的,在成立之初共有4個傳統學院,分別是:法律、醫(yī)學、哲學與神學,學校共有52名教師及256位學生,而哲學院的黑格爾、法學院的薩維尼、古典語言學家奧古斯特·柏克、醫(yī)學院的胡費蘭及農學家特爾,則象征了當時洪堡大學各學院的精神。

  在19世紀中期高校改革浪潮的影響下,柏林洪堡大學在原先占優(yōu)勢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及研究條件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并取得較大發(fā)展。

  柏林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產生過29位在化學、醫(yī)學、物理和文學等領域的諾貝爾得主,成就驚人。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學即當時的柏林大學,他是1901年獲獎的荷蘭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學動力學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獎。

  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普朗克,哲學家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神學家施萊馬赫,法學家薩維尼都曾在此任教。

  與此同時,共產黨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讀過柏林大學。其他曾在此就讀過的還包括歐洲議會主席舒曼、哲學家費爾巴哈、著名詩人海涅、鐵血宰相俾斯麥及作家?guī)鞝柼亍D霍爾斯基等。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