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人非得學英語嗎?

  中國人普遍都有長期學習英語的經歷,但很少有人認真地問過為什么要學。除了對語言本身感興趣的人之外,我們學習英語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文化、娛樂等領域使用的最主要語言。

  為什么英語成為了主要國際語言?

  簡而言之,歷史上大英帝國的全球擴張是英語成為國際語言的主要原因。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巨大的經濟、文化影響進一步鞏固了英語的國際地位。換言之,英語成為主要國際語言并不是因為它本身有什么優(yōu)勢。

  有些人認為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鑒于英語的地位是英美帝國主義橫行全球的結果,所以這些人認為學習英語就是屈服于帝國主義勢力。這種觀點目前比較普遍,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再采取激進的意識形態(tài)語匯來表述而已。我們當然反對帝國主義,但這和學習英語完全是兩碼事。從邏輯上看,出發(fā)點錯誤并不必然意味著結果錯誤。舉個極端的例子,在現(xiàn)代社會里,因為母親被奸污而出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人權上是完全平等的;孩子不需要對這個罪過承擔任何責任。因此,盡管英語成為全球主要溝通語言與帝國主義的不光彩歷史具有因果關系,我們卻不應該抹殺其在人類交流活動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文明社會不會歧視因強奸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

  世界上的語言有成千上萬種;操不同語言的人群之間需要一種交流媒介。學者曾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不代表任何民族的語言充當溝通橋梁,例如世界語。這種人工語言也不可避免地受開發(fā)者母語的影響,不可能把所有語言的特色都融合起來。在推廣中存在很多問題,目前根本無法取代英語。很多“愛國主義者”渴望漢語能承擔這一任務。目前流傳的將來老外必須考‘漢語托!拍軄碇袊男υ捑头从沉诉@樣的心態(tài)。即使這樣的愿望實現(xiàn)了,那時我們同樣要面對其他族群的質疑。可以說,沒有一種語言能夠獲得一致同意成為‘世界語’。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現(xiàn)實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歷史令人不快地選擇了英語作為這種媒介,我們也就應該承認它的現(xiàn)有地位。這當然不意味著我們肯定帝國主義侵略史。社會給予因強奸行為而出生的孩子平等人權并不意味著容忍強奸犯罪。否則,我們就犯了文革唯成分論那樣的荒誕錯誤。

  還有些人認為英語不過是交流“工具”而已。他們的口頭禪是“差不多就行了”、“學那么好干啥”。這種觀點似是而非。語言和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載體?梢园延⒄Z看作實現(xiàn)目的的一種手段,但英語遠非“工具”那么簡單。數(shù)學是符合工具這一定義的。不需要通過了解文化背景來學習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國際交流不會產生文化問題。中國數(shù)學家和美國數(shù)學家使用同一個公式并不會有理解上的差異。但是英語則不然。文化意識是學好英語的必然要求;學習英語的過程也必然是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過程。ChairmanMao這個詞給英語世界人們的感覺和我們對‘毛主席’這個詞的感覺并不一致。根據(jù)這個翻譯,他們更容易把毛澤東的職位理解為某個委員會的頭兒,而不是大權在握的超級領袖。所以現(xiàn)在中國國家主席翻譯為President,因為這符合英語國家的文化,容易讓他們理解。歷史上歐亞大陸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是各民族普遍得以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原因,這和與世隔絕數(shù)千年的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極端落后形成了鮮明對比。其實多數(shù)人無非是用這個觀點來遮掩自身英語的不足,或者攻擊別人英語學得好。這種酸葡萄的做法就更加不可取了。

  有人認為英語本身就是一種先進的語言,它帶來了某些英語國家的先進文化。這是顛倒因果的錯誤。歷史上英語國家的強大國力奠定了英語的國際地位,但他們的強大并非因為英語。當初他們還普遍同時使用拉丁語。許多歷史上先進文化的語言并沒有成為國際化語言,如漢語(但漢字確實深刻影響了東亞國家)。但不可否認,中華文明曾經長期處于最先進文明的行列。從實現(xiàn)交流功能的角度講所有語言都是平等的。英語本身并不具備任何先進性。它成為國際語言純粹是歷史的偶然,就如同拉丁語曾經獲得類似地位一樣。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必然在某種程度上落入崇洋媚外的泥潭。有的人喜歡用“悲哀”來描繪不懂英語的人就是這種觀點的體現(xiàn)。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英語非常重要,所有的人都必須學習。這基本上也是中國政府多年以來的一貫態(tài)度。這種“一刀切”難免出現(xiàn)一些負面效果。很顯然,不是人人都需要掌握英語,例如藝術家就很可能用不著英語。懂英語的藝術家固然具備優(yōu)勢,但通過英語考試等手段強迫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則不免偏頗。藝術本身也是國際化的語言;同時藝術家也可以通過翻譯來實現(xiàn)必要的國際交流。其他國家很少有這類硬性規(guī)定。

  對待英語的正確態(tài)度

  中國人學習英語不是因為它優(yōu)于其他語言,也不是因為英語國家代表了先進文化,而僅僅是因為它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交流媒介。我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要有文化意識,決不能簡單地把語言理解為數(shù)學那樣的工具。

  人的主觀目的各種各樣;英語是實現(xiàn)目的眾多手段之一。理智的態(tài)度是承認英語的現(xiàn)有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據(jù)個人的實際需要加以利用。換句話說,英語好沒有什么可驕傲的;英語不好也沒有什么可“悲哀”的。這完全取決于你的目的與你選擇的實現(xiàn)手段是否能很好地匹配。

  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這樣——如果你熱愛英語這種語言,你可以終生執(zhí)著地學習,以求日臻化境;如果僅僅出于工作需要,你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學習專業(yè)詞匯、寫作技能等;如果你想在網絡上或生活中結識外國朋友,你可以重視日常交流英語;如果你確實不需要使用英語,你完全可以不學。

  ps:看到這篇文章寫得很在理,就想和大家分享,也順便思考了一下人生;剡^頭去看,學生時代學習的很多東西在生活中的意義不大,但是卻一格一格填滿了青春,例如我們學習函數(shù),生活中只要會基本算數(shù)就可以了,何況還有各種工具。我們學習文言文,生活中這么說話被當做瘋子吧?我們學習地理,但是什么地形氣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何況手機還有導航呢?但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這些呢?因為總有人在某一領域特別出色,只有真正進入這個領域才會明白其意義,學英文也是一樣,生活中沒幾個人會整天用英文交流,但真正派上用場的時候,我們會感謝自己。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