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360首席韓國顧問周煜冰老師介紹,在韓國分為一般大學院、特殊大學院和專門大學院,很多學生和家長在申請的時候也會問我這些大學院有什么區(qū)別,其實大學院本質上沒有太大區(qū)別,并且拿到的畢業(yè)證都是相同的,主要是畢業(yè)后工作的出發(fā)點有所差異,便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大學院。
一般大學院(純學術教育為目標)
基礎的純學術領域(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語文學等等),基礎科學領域(理工科),通常要與本科專業(yè)一樣才可以入取。
出路主要是學者,開發(fā)研究院,企業(yè)制造領域(新員工開始做起)。
經驗及實用性/實踐性學術領域(經濟/經營/傳媒/行政學/教育學/社會福利學等等),與本科專業(yè)不一致,也可以入取。
特點:大體上以就業(yè)為目的,為了獲得更高的競爭力和時間而上的情況多,所以需實踐經驗(工作經驗)。出路主要是企業(yè)及機關單位,學校(新員工開始做起)。
特殊大學院(實用/實踐為教育目標)
特點:職位的專業(yè)性為基礎,系統的學習學術性/理論性內容,針對有高級管理潛力的人,轉型為教授的情況較多。
基礎的純學術領域(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語文學等等),基礎科學領域(理工科):未開設
經驗及實用性/實踐性學術領域(經濟/經營/傳媒/行政學/教育學/社會福利學等等),與本科專業(yè)不一致也可以入取,不可以進修博士。
出路主要是企業(yè),公共機關,學校的重要職位,畢業(yè)后馬上任兼職教授,博士進修后有經驗和實踐,所以被聘請為教授(學者)的情況比較多。
專門大學院(就業(yè)為教育目標)
特點:為了成為專家,實踐性/實用性的教育的比重大,主要以就業(yè)為目標,中間同特殊大學院一樣。
出路以就業(yè)為最終目標,更注重實踐經驗。
現在本科畢業(yè)后直接上特殊大學院或專門大學院的人也比較多。
上述三類大學院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畢業(yè)后領到的學位證是一樣的。
在此給廣大留學韓國的學生推薦:如果基礎的純學術領域(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語文學等等),基礎科學領域(理工科)的話,選擇一般大學院好點,如果是經驗及實用性/實踐性學術領域(經濟/經營/傳媒/行政學/教育學/社會福利學等等)的話,特殊大學院好一點,當然如果想繼續(xù)進修博士的話,還是覺得一般大學院好吧,畢竟理論知識硬。
當然上大學院的人應該知道一點,大學院主要是自學為目標,教授的作用的指導你如何正確的學習,講課的內容也通常也只是框架,比較粗略,詳細的東西得回家自己查資料,看相關書籍,進一步加深知識。
拿慶熙大學來說,一般大學院每學期3門(1門課3學分),畢業(yè)需要學分不清楚,特殊大學院每學期要修4門(1門課2學分),特殊大學院畢業(yè)需要36學分,其中6學分是論文學分,也就是說要修15門課才可以畢業(yè),不過必修課里本科曾經學過課,承認學分,所以個人感覺比一般大學院嚴格一點,入學競爭率相對也高一些,一個教授一學期只能指導3名學生的論文。
下面老師就為那些計劃赴韓讀研的學生們介紹一下申請韓國大學院的申請要點。
一、語言成績
1.韓語成績
申請去韓國讀研究生(大學院)語言關是第一步,目前申請大學院,除GSIS課程外,韓國語成績?yōu)楸仨毺峁┑恼Z言能力證明。根據經驗,建議最低要提供TOPIK4以上的成績申請,有的大學或專業(yè)是必須TOPIK5或TOPIK6才可以申請,另外個別大學語言成績也會影響獎學金的取得(例如中央大學研究生全額獎學金的申請,要求TOPIK6)。也有個別大學可以申請條件入學,一般TOPIK3可以申請條件入學,也就是入學后需要先休學進語言學院讀語言。很多申請人急于進入大學院學習,所以基本在四級就申請進入大學院,就多數大學院在讀學生反映,四級水平讀大學院,還是有些吃力的。個人認為,語言水平是“王道”,是之后幾年學習生活的基礎,如果一個韓國碩士研究生,韓國語只有四級水平的話,是比較難以讓人信服其專業(yè)水平的,當然全英文授課的研究生是不在此列的。
2.英語成績
韓國目前承認托福、雅思、托業(yè)等韓國語成績,其中以托福和雅思的認可度最高。目前韓國必須提供英語成績的課程主要以GSIS(全英文授課的研究生)課程和個別大學的個別專業(yè)(例如高麗大學經營專業(yè),成均館大學國際經營等。)為主。雖然韓國多數大學的多數專業(yè)不是必須提供英語成績,但是能夠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績申請人在申請過程中是有比較大的優(yōu)勢。優(yōu)秀的英語成績還是會對錄取結果有一定的影響的。
一般要求提供英語成績的最低要求:雅思6,托福(機考)80以上。
二、本科成績
本科成績,對于申請大學院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考察點,這個是教授對申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而且本科成績是申請人學術水平的體現,如果申請人存在多門課程掛科、補考等情況,就很難讓教授信服其在未來的學習中能正常完成學業(yè),能夠在教授的科研項目或課題中起到教授預期的作用。
尤其對于申請名校的申請人,本科的成績顯得尤其重要,目前的申請經驗看,如果申請SKY,百分制的成績,平均分在80以上,專業(yè)課平均分在85以上,比較理想。
三、畢業(yè)學校名氣
隨著近兩年中國申請赴韓國留學生的增多,韓國大學及教授對中國大學的了解也進一步加深,對各類大學畢業(yè)生的水平和能力也有一定的認識,因此很多韓國名校越來越青睞中國重點大學的本科畢業(yè)生,如果申請人申請韓國的名牌大學,那么其畢業(yè)學校是否是重本,是否是211等對其錄取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這一點在申請中起的作用沒有以上兩個條件那么大。
四、留學計劃、自我介紹、教授推薦信
1、對于申請大學院的申請人來說,其留學計劃或研修計劃無疑是其申請文書中最重要的一點,可以韓文或英文寫。首先要對自己的學術背景做一個整體的介紹,自己的語言能力要有描述,盡量闡述自己的學習學術背景和工作經歷,對其所申請的課程有什么聯系和幫助,提供的學術作品能體現申請怎樣的專業(yè)水平,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所提供的作品盡量與申請的專業(yè)相關。其次可以盡量描述自己參加過某些研究、課題或發(fā)表過的學術論文,這些對于申請都有比較大的幫助。另外關于畢業(yè)規(guī)劃要有比較明確的回國的打算
2、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最后寫一兩件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事件,也可以寫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人,可以是老師或其他對自己的成長或學習有幫助的人,對自己的一些技能的描述,但是也不宜過度一味地吹捧自己。
3、教授推薦信,教授如果只專業(yè)知名教授會對申請很有幫助,有的大學的申請必須要獲得本校教授的推薦,申請都需要提前聯系教授,才有可能獲得推薦,另外就是如果在本校讀語言更容易獲得本校教授的推薦。比如慶熙大學院申請,需要提供慶熙大教授的推薦。
五、聯系教授
教授的聯系方式在學校的官網上都可以查到,基本都有電話郵箱的聯系方式。聯系前盡量根據學校的網站介紹,對教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選擇和自己要申請的專業(yè)方向最契合的教授。韓國大學教授的英語都是很OK的,所以聯系的時候,可以韓國語也可以英文聯系。一般教授要了解申請人的畢業(yè)學校,本科成績,語言能力,獎學金獲得情況,是否發(fā)表過論文,藝術類申請人的作品以及其他技能等。
大學院申請是否能夠錄取,絕大多數是取決于教授的決定,所以要盡量以實際的數據或證書等實際材料,展現自己的學術成績。但是教授在決定是否錄取的時候還是會存在個人主觀因素,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申請人硬件條件很好沒有錄取,硬件條件一般的申請人反而被名校錄取的原因。大家在申請時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提供相應的材料、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