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圣心學院始建之初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817年,當時在貧瘠教育落后的法國某地區(qū)有位熱忱的富有進取心的年輕牧師被請到一個垂死的年齡僅僅15歲的年輕男孩床邊,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這個年輕的牧師,馬賽林.查彭尼特聯(lián)合其他兩位年輕的教友開始漫漫的誨人不倦的教學之路,也即是聞名于世的瑪萊斯特教義會眾。
1836年,正值南澳洲成立元年,一位名叫Marie Nizier的年輕瑪萊斯特教友,首次踏上了澳洲大陸,并在去沃利斯和富圖納群島傳教的旅途中經(jīng)過悉尼并在那停留了幾星期。在接收到大主教vaughan的正式來澳洲的邀請后,瑪萊斯特兄弟教義會眾來到悉尼并在悉尼巖石區(qū)開辦了一所學校。
學校建校之初,在校注冊的只有六名學生,然而隨著入學率的逐年穩(wěn)步上升住宿部日漸肘掣。在1902年,學校整體搬遷到場地更為寬松的semaphore江畔(住宿部遺址至今仍在),名字也從圣心高中更換為圣心學院。從鄉(xiāng)下來的男孩子到這里上學的越來越多,他們都寄宿在當?shù)氐募彝ダ铩H雽W人數(shù)的激增,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滿足入學人數(shù)的需求,學校又買下了Largs 海灣的一塊兩英畝的土地用來擴建。
隨人數(shù)增加的還有教室和宿舍的不斷擴建,圣心學院在Largs 海灣的新址于1905正式開學并接首次接受學校寄宿。那時同南澳洲鄉(xiāng)村建立起來關系綿延至今。雖然那時的學校建筑時至今日有些已經(jīng)拆除夷盡,但是在Military 路和hannay路拐角那些房子依然矗立。
這些教會的教友那時就已經(jīng)意識到圣心學院在Largs灣最終需要有一個更大的永久性的地方來發(fā)展。1899年,圣心學院的學生們參加了阿德萊德大學的入學考試,并且取得了100%通過率。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1900年。這期間產(chǎn)生了一位杰出學生也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王室律師---albert hannan。其他的學生在牙醫(yī)、藥學、法律和藝術領域也多有建樹。為了遵從學校原始的使命和始建之初的目的,圣心學院以前的很多學生源源不斷地投身于教士的傳教事業(yè)中。
時至今日,來此學習的學生可以體會其歷經(jīng)100多年發(fā)展帶來的學術、人文和宗教生活環(huán)境氛圍。